第(2/3)页 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上,万人之下了。 如今这个选择刚好出现在了傅宗龙身上。 六部尚书和地方总督谁的职权更高,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了。 六部尚书除了负责专项事务的礼、刑、工三部尚书,其余的户、兵、吏三部尚书那绝对是大明权力最为巅峰的几位了。 但遇见皇帝不怎么作为的,内阁首辅强势的,架空了六部,那么六部尚书就成了执行角色,诸如严嵩、张居正等,且容易遭到司礼监的钳制。 而且最可怕的是容易陷入党争之中,在这个位置上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,是身不由己。 而地方总督由前期的临时特设转变成了中后期的常设化,如对抗后金的蓟辽总督、西北防务的三边总督和平定瑶乱与海防的两广总督等。 他们的核心权利是节制数省军队,兼管民政、漕运、盐政,通常兼都察院衔,可弹劾地方官员。 在地方上,权威常高于中枢部院。 总得来说,常态时期,也就是和平时期,六部在制度层面高于总督,但若是在混乱时期地方总督权利极大,部院权利彻底空心化,尤其王朝后期。 权利虽然大,但最好祈祷边防没问题,若是有问题那绝对的定罪的存在,且只有被砍这么一条路。 但是,如今皇帝是位明君,更是位开拓之君,部分巡抚的废除,诸如延绥、宣府等地巡抚等,军机处的设立、军队的改革、军区设想以及巡视组的存在,都直接说明中央的集权。 中央集权之下,六部是建议权和执行权,内阁是复议权和监督权,司礼监的作用淡化,只有检察权和部分否决权,决策权掌控在了皇帝手中。 地方督抚的权利将被极大的限制,六部的权利则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尤其是王朝正处于上升期和盛世期的时候,六部在制度、政令上的权利将达到最大化。 换句话说,这个时期能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能力,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。 至于说党争,你要是真敢,那就看看皇帝敢不敢将你九族都给砍了。 所以,很明显,至少在如今皇帝在位的时候,六部的权力绝对高于地方督抚的。 “彦演兄,你说我们寒窗苦读数年中了进士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 “往小了说,有一份稳定的工作,改善家人的生活以及给后代铺路,往大了说,主政一方,造福百姓。 第(2/3)页